成都
[切换]
*为了您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口碑,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护
*短信报价价格仅供参考,实际装修价格以人工报价为准
装修材料品牌、型号与合同不符,是常见的增项陷阱。掌握以下4步验收法,用细节核对守住预算与质量底线。
1. 提前备齐“验收依据”
合同清单:将合同中约定的材料品牌、型号、规格、数量整理成电子表格(如Excel),标注关键参数(如瓷砖规格“800×800mm”、乳胶漆型号)。
样品/色卡:提前向商家索要材料小样(如瓷砖、木地板)或色卡(如乳胶漆色号),验收时与实物比对颜色、纹理是否一致。
2. 外包装“三查”快速筛假
查品牌LOGO:正品外包装印有清晰、无涂改的品牌标识。
查型号编码:核对包装上的型号是否与合同一致(如电线型号“BV 2.5平方毫米)。
查防伪标识: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查询防伪码,验证真伪及生产批次。
3. 开箱抽检“关键项”
数量核对:按合同清单清点材料数量(如瓷砖按“箱”数,每箱标注片数;涂料按“桶”数),避免缺斤短两。
实物比对:开箱检查材料是否与样品一致(如木地板色差、瓷砖平整度),重点核对易被替换的辅材(如轻钢龙骨厚度、防水涂料粘稠度)。
4. 签字确认“留痕”
问题标注:若发现品牌/型号不符,立即在送货单上注明“实际收到XX品牌XX型号,与合同不符”,并要求送货方签字确认。
暂缓付款:未验收合格前,切勿支付材料款或尾款,避免后续扯皮。
提示:部分材料(如定制柜体)需生产周期,验收时需核对订单编号与生产单是否一致;若施工方以“缺货”为由临时更换品牌,务必要求书面补充协议并明确差价处理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