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为了您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口碑,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护
*短信报价价格仅供参考,实际装修价格以人工报价为准
自流平因平整度高、施工快被广泛用于地面找平,但若操作不当或材料选错,可能埋下5大隐患,后期返工成本翻倍!
1. 基层处理不当:空鼓开裂的“定时炸弹”
自流平对基层平整度、清洁度要求极高。若原地面有浮灰、油污或未铲除乳胶漆,自流平与基层粘结力会大幅下降,2-3年后易空鼓、起壳。
避坑建议:施工前用工业吸尘器彻底清洁,打磨至露出水泥基层,并涂刷界面剂增强附着力。
2. 材料配比错误:硬度不足或粉化
自流平水泥需按严格比例加水搅拌(通常包装有标注),水加多会导致强度降低,踩踏后易凹陷;水加少则流动性差,难以自动流平,表面出现针孔、麻面。
避坑建议:使用电子秤称量材料,搅拌后静置2分钟消泡,再倒地施工。
3. 厚度控制失误:开裂风险激增
自流平单次施工厚度建议3-5mm,过薄(<2mm)易暴露基层缺陷,过厚(>8mm)则因收缩应力导致开裂。
避坑建议:若地面落差>5mm,需先用水泥砂浆找平至3mm内,再铺自流平。
4. 养护时间不足:表面起灰、掉渣
自流平完工后需封闭养护3-7天(温度越低时间越长),期间禁止踩踏、洒水或暴晒。若急于铺地板,未完全固化的自流平会因摩擦起灰,甚至与地板胶反应导致脱胶。
避坑建议:用湿度计检测含水率≤8%后再铺地板,冬季施工延长养护期至10天。
5. 环保性忽视:甲醛超标隐患
劣质自流平水泥可能含过量添加剂(如减水剂、消泡剂),释放甲醛、VOC等有害物质。
避坑建议:选择有CMA检测报告的产品,优先认准ENF级或十环认证,施工后保持通风1个月以上。
总结:自流平看似简单,实则考验工艺细节。务必监督工人做好基层处理、严格配比、控制厚度,并留足养护时间,才能避免后期空鼓、开裂、起灰等问题!